根據中廣新聞報導,台北市政府於昨日(10)採用『總掘頂昇挪移工法』,將身為「市定古蹟」的台北工場降低3公尺再抬高1.5公尺後,向東南方向挪移了整整三十公尺。這種挪動「市定古蹟」的行為,則是為了配合捷運桃園機場聯外線、松山線的隧道工程,而「不得不為」的施工方式。

如果未曾查閱過相關資料,可能完全不知道這麼一棟建築物到底有什麼值得保存的地方。但只要對該建物的本身略有認識,就會知道,這棟建物非但應該保存,更應該要絲毫無損的保存下來。

作為清代西化政策的一環,原身為清朝『機器局』,在日治時代改隸為鐵道部轄下的「台北工場」,而後又變成台鐵大禮堂的這棟老建物,可說是台灣鐵路發展史上的重要見證。作為歷史的一環,在這個已經相當缺乏歷史記憶的台北城中,筆者實在找不出任何不保留此棟建物之原貌,以及該建物周邊之附屬建築群的理由。

但是
台北市府捷運局中工處長鄭國雄則表示,已因應北門古蹟問題變更設計,施工單位根據實際位置比對舊地圖,調整站體出入口,屆時通車後,遊客還可透過壓克力櫥窗,欣賞舊鐵道文化的遺址風貌;而此次採用雙圓型潛盾機進行一次挖掘的工法,捷運局施工經驗豐富,也不會受到地質影響。

真是如此嗎?根據鐵道專家洪致文先生的說法,此一作法對於地表建物無傷,但全面動工後「一定會挖到北門古蹟」。

在此狀況下,筆者實在無法認同台北市捷運局的作法。古蹟保存理應維持其完整性,如無確切必要,一磚一瓦都不應該移動。更別提是遷移站體本身位置了。

做為主管一市文化政策的台北市文化局,既然能在同樣身為「市定古蹟」的中正紀念堂保存上做出如此強硬的表態,那麼對於更具保存價值的清代鐵道建築遺跡,為何會放任古蹟本身到如此殘破的狀況?此一情形實在令人費解,還望李永萍局長能代表市文化局做出合理的解釋。

不過,上面絮聒了那麼多,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台北市政府已然動手破壞了古蹟的完整性及原貌,在此狀況下,費再多的筆墨和精神在這裡爭辯鐵路局遺址的保留狀況已然是完全無意義的舉動了。筆者在此,僅以上文為祭,向慘遭破壞的「市定古蹟」獻上最後的致意。

清代鐵路局,嗚呼哀哉,尚饗!

延伸閱讀:
1980的古蹟1893的滑稽 搶救鐵道部!洪致文⊙鐵道時光‧氣象時間
慘!台北鐵道工場與周邊清代遺址現況@洪致文⊙鐵道時光‧氣象時間

又,台灣官員對於古蹟或是文化景觀的不重視倒也真是一脈相承的一以貫之,詳見下文:
汙水廠堆消波塊 豆腐岩毀容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e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